今天她突然看見那雙眼睛,自然一驚:人還有這種眼睛。
她讓方右山記住那輛車的牌號,可能是受到那雙眼睛的刺激,產生了極大的好奇,也可能是心中一種神秘力量的驅使,至於到底是什麽原因,她現在也說不清楚。
方右山和叢蘭買好了行李及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走出百貨大樓,將它們放入汽車的後排座位上,叢蘭把方右山送回家中,開著方右山的車回家去了。
方右山倒在家裏的**,腦中小說的構思飄走了,取而代之的是叢蘭的身影,青年時叢蘭的活潑好動、熱情善良、文雅矜持的性格依然未改,不過現在卻多了幾分憂鬱和深沉,多了幾分成熟和老練,這就是自己苦苦追尋或是癡癡等待的她嗎?也可能不存在等待,因為自己早就知道她結婚嫁人,可能是發自內心的一個癡意,方右山就是死死的堅持這樣一個念頭——她沒有結婚。
方右山不知道幾年前的自己究竟為什麽不去找她,是怕她拒絕還是自己自愧不如而沒有膽量,他已經不能確認,終歸那種暗戀折磨了他很多年,可以說他為了一個影子流失了青春,也流失了麵對一個和影子不同的女孩的信心。
也許人就是這樣,長此以往的堅持就是因為一個脆弱的信念,瘋狂無盡的固執就是為了那個影像。
那麽現在如何,那個影子已經活生生的立於自己麵前,是感動、欣喜還是失落、茫然。
難道自己的等待就是一種虛幻的妄想,一旦這種虛幻變得清晰的時候,自己就陷入衝動與困惑交加的混沌之中。
我究竟要等待什麽呢,就是那份善良嗎,我自己是不是也一樣善良?也許這就是冥冥中的注定,她就應該是我的那一半。那種優柔寡斷的性格原來是自己的一部分,現在正在消失。
方右山又想到了叢蘭留給他的那首詩,那首她前夫寫的詩。
“家是一堵牆”
很好的比喻,也有很深的意境。
“曾經的你是那一半,曾經的我是這一半,兩半和在一起是一堵牆。”
“曾經的你”是王明初的初戀還是他以前的妻子,他在和叢蘭結婚之前有婚史嗎?或者說他曾經與誰同居?嗨!也許他隻想表達破碎的家就是兩堵斷牆。那麽是不是他在與叢蘭結婚之前就已經意識到這個家要成為兩堵斷牆呢?
有這種可能,王明初早就計劃隻身逃亡國外了。
既然王明初拋棄叢蘭,自己逃亡,那叢蘭又要揭開什麽迷,她為什麽非要揭開那個迷,為什麽那些事他不告訴我?
王明初逃亡一案,方右山略有所知,他從報紙上看過那篇報道,但是他沒有細看,也不知道王明初就是叢蘭的丈夫。
方右山想到這裏,突發奇想:他要把叢蘭、王明初以及和王明初同時出逃的趙從田也作為小說的主人公,他要設計趙從田諸般詭異之事……還有他在北山見到的那兩個人也要經曆和王明初叢蘭同樣的命運,王明初則……
方右山又繼續構思了好一會兒,他開始為自己的構思欣喜了,他要把小說寫到尾聲的時候,才把他的構思告訴叢蘭。
真是一個絕妙的構思,故事複雜而曲折,情節多變而玄幻,正是自己苦苦追尋的意境。




